电子书的冲击 · 目录

两大障碍

我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研究国外电子书的生态系统,然后尝试做了好几本实验性的电子书,然后明白了。

出书有两大关节:一是排版印刷,二是行销。排版印刷的技术成熟,大家都搞了几十年,不会电脑的也摸到窍门。本土出版社驾轻就熟,谁想出书,掏一笔钱出来,就可以印刷成书。能不能卖,作者自理。

拿去书局卖?当然很理想。可惜,除非你稍有名气,不然你就算亏着卖,人家也未必就肯上架。

没有管道卖书?慢慢一本一本卖,也可以用好几年的时间卖完的。

我的朋友许慧珊出了很多本书,常常讲一句话,坑人至深:“本地能卖一千本书的,已经算是畅销作者了”,这句话几乎成了她的口头禅。

马来西亚有多少人看书?中文市场有多大?没有人说得上来。不过你看贩卖中文书籍的书局的确是不少。

我们别拿“哈利波特”来比较,外国月亮总是比较刺眼的,听说本地能卖的,也是儿童读物,就是那种父母不读,买了回去叫孩子读的书。

行销是看作者名气,作品种类,太多因素,我们就不谈行销。

稳打稳扎的出书,已经不容易,更加甭谈那个摸不着,咬不到的电子书啦,是不是?

其实刚好相反。电子书没有固体成本,只要你有文字,有照片,就能编成书,你要的只是一个下午就能掌握的技术(你会用微软的 Word,就能制作电子书了)。

可是问题来了,去哪卖?如果你在月亮比较刺眼的地方,有亚马孙,有苹果,你可以把书上载,就能开卖。注意,是如果。

可惜的是,我们连一个买卖中文电子书的平台也没有。不是我们的作家们不出版电子书,是根本没有那个机制,没有阅读器,没有电子读者群。换句话说,马来西亚根本还没有中文电子书的生态环境。

可是,大家或许不知道, 马来西亚智慧型手机的密度是非常高的,人手一机,随时就能权当阅读器。

所以,要产生这个电子书的生态环境,条件已经非常充足。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没有本土的出版商肯做?

开拓一个新的市场,费时吃力,而且要消耗大量资金,所以没有人入场?

还是人人都在冷眼旁观,等一个敢死队跑出去,消耗一下,试探一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