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嶺腳蹤 · 目录

我的生命不再一樣

文/黃穎穎

2007 年,我隨丈夫遷居至一個寧靜、常常下雨的小城鎮。同年三月,我開始著手寫一個東南亞宣教先鋒—張寶華牧師 (Paul Chang) 的故事。

我手上已經有一本張寶華牧師的英文自傳「A Bridge to the Mountain」,由加拿大作家 Ray Wiseman 著寫。他曾隨張寶華牧師跋山涉水,深入東南亞宣教區,親眼目睹神透過張寶華牧師成就的事工,並實地採訪當地同工,取得寶貴的第一手資料;他也曾近距離接觸張寶華牧師與其家人,瞭解許多有關這個家庭的故事細節,因此這本書在歐美國家面市後,獲得好評如潮。

《山嶺腳蹤》以較適合華人閱讀的視角重寫張寶華牧師的故事,不能算是「A Bridge to the Mountain」的中譯本,然而大部份資料卻是取自這本書,因此我在這裡要特別感謝 Ray Wiseman 不吝分享這些資料。我也要感謝美國的畢英強醫生花了許多時間把「A Bridge to the Mountain」譯成中文,使我在寫作過程中省略許多功夫。

本書採用小說筆法,自十八世紀張寶華牧師的祖父母那代開始,一直寫至公元二千年,橫跨了半世紀的時空背景,遍及中國、香港、歐美和東南亞,刻劃一個神僕人的家庭,在遽變的時代裡,一代一代忠心跟隨與事奉神的故事。

《山嶺腳蹤》由早期福音傳入中國揭開序幕,然後寫中國近代的動盪歷史,從日戰,一直寫到國共內戰及最後共產黨取得政權,從中穿插許多中國教會激奮人心的歷史片段,包括 1900 年的「庚子事變」慘劇、早期宣教士對中國教育的貢獻及中國教會在文革時期經歷如熔爐烈火的苦難,從掙扎到脫胎換骨等等事蹟。

爾後又隨張寶華牧師的腳蹤,描繪一個中國人在六、七十年代在美國生活和事奉的點點滴滴,中間穿插他的家庭見證,包括兩個孩子如何面對文化衝擊和掙扎。接著是八十年代張寶華牧師到東南亞許多偏僻山區,開拓一個又一個宣教事工的事蹟......全書史料繁多,豐富得超乎想像,我在寫作過程中,幾次因為這些見證感到激動、驚嘆,神的榮耀透過張寶華牧師與他的家庭彰顯出來,至今仍然震古鑠今。

另外,我寫《山嶺腳蹤》的背後還有一個小故事。

十多年前我從家鄉到都門求學,許久都找不到一間適合的教會,直到有一天,我循著一陣讚美的歌聲,找到了基督徒聯絡中心。這間教會當年便是由張寶華牧師領導下的福音自傳會創辦的,起初衹有七個人,短短幾年即自立自養,積極參與宣教事工,並開拓了另外兩間教會,同時栽培了許多全時間奉獻者,我就是其中一位。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感激當年《福音自傳會》在美拉華蒂開始了這間合神心意又親切溫馨的教會,讓我們這一群離鄉背井的游子有一個屬靈的家,才不至於流失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

福音自傳會一向來的宗旨是鼓勵教會獨立自主,就像開明的父母從不會干涉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卻隨時在我們有需要時伸出援手幫助。因此,基督徒聯絡中心在福音自傳會的植堂策略之下,一直是一間充滿活力、創意的教會,在許多大專學院生的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後來,我成為一位全時間文字工作者,參與協傳培訓中心的事奉,這機構當年也是在福音自傳會支持下開始的。我一直有一個心願,希望有一天能以文字記錄下福音自傳會多年來在各地展開的宣教、植堂事工,使更多人得到激勵。

今天,我在寫《山嶺腳蹤》時,驚訝的發現張寶華牧師的故事原來與福音自傳會緊緊相扣,我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繼續發現許多感人事蹟,我興奮地把福音自傳會的歷史及事工都收錄在本書中,深信神圓了我的心願,是因為這些事將要榮耀衪的名字。

本書結稿時,我與張寶華牧師討論有關封面設計之事,他堅持不要放他的照片在封面,他希望這本書不是突顯他,而是要讓讀者看到福音自傳會的事工,他說:「我的生命並沒有什麼精彩之處,最精彩的應該是神透過福音自傳會成就的工作。」因此,本書用很多篇幅記載了福音自傳會的異象與事工發展。

最後,本書的完成我要特別感謝外子梓淇,當我在寫書過程中一路與他分享本書的內容時,他不斷告訴我這些故事是如何感動了他,是他的肯定,讓我有信心一頁一頁寫下去。我的第一個讀者莉婷收到我的電子稿後,對著電腦一口氣讀完全稿,然後回郵告訴我,她感動得哭了,我要謝謝她的用心和鼓勵。我的母親張秀珍女士和摯友秀莉花了很多時間為我潤稿、校對,她們一直是我在文字事奉中最忠心的夥伴。我也要謝謝協傳培訓中心的一群同工在我寫作過程中以禱告支持我,衹有他們才深深體會到,這本書是用禱告完成的。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張寶華牧師一家人和這本書所記載的每一個堅韌不屈、忠心跟隨主的人,他們的事奉與生命大大地觸動了我的心。

五月,小鎮不再下雨,我寫完了《山嶺腳蹤》。發現,我的生命不再一樣。